多名未成年人被骗,北京警方紧急提醒——

   2025-07-28 kongyu820
核心提示:目前正值暑假,学生们难得放松,约上三五好友,一起打打游戏是再正常不过了。然而,这样一种消遣方式,却被诈骗分子悄然盯上。一
目前正值暑假,学生们难得放松,约上三五好友,一起打打游戏是再正常不过了。然而,这样一种消遣方式,却被诈骗分子悄然盯上。一些人伪装成游戏好友,再以和未成年人玩游戏导致账户冻结为由恐吓,最终达到诈骗的目的。

突遇大方的游戏好友

未成年人屡遭诈骗

近期,北京警方就披露了几起未成年人玩手机游戏时不慎遭遇诈骗的案例。前段时间,家住北京的小学生晨晨(化名)在游戏中遇到了一名“大方”的队友,其声称可以免费送晨晨一款游戏皮肤。晨晨十分开心,按照队友的要求,在社交软件上与这名队友取得了联系。

加了QQ之后,通过语音通话的方式骗子立刻察觉出晨晨是未成年人,他突然严厉指责晨晨:“你是未成年人,你为什么不告诉我?由于你是未成年人身份有逃避防沉迷的嫌疑,所以导致我公司的账户被冻结了。你现在要对我负责任,不然我就要报警让警察去抓你,然后我还要告诉你的老师,还要告诉你的家长

图片

突如其来的指控和恐吓让晨晨瞬间慌了神。他既自责又害怕,连忙恳求对方不要惊动老师和家长,询问解决办法。对方顺势提出:“很简单,拿你家长的手机来操作解冻。”在对方的语音指导下,晨晨拿到了姥姥的手机。对方发来收款码,让晨晨输入支付密码。被恐惧笼罩的孩子一一照做,姥姥账户里的钱开始一笔笔被转出。

图片

当频繁转账触发系统限制时,骗子又生一计,让晨晨购买电子商户充值卡,并发来购买链接,谎称操作后钱款会全部返还。这套简单的恐吓加诱导的套路,让晨晨在短时间内损失了姥姥账户里的八万余元

无独有偶,另一位未成年人光光(化名)也落入了游戏陷阱。他在玩游戏时,一个陌生人联系他,表示愿高价购买他的游戏账号。光光同意后,按对方指示将账号信息挂到某二手平台。很快,对方发来一张“付款成功”的截图,但光光并未收到钱。

对方让光光扫描一个二维码联系“平台客服”。客服声称因光光是未成年人无法提现,要求他用家长手机操作。光光拿着家长手机扫描二维码后,被引导下载了一款手机App。这款App暗藏玄机,具备远程控制和屏幕共享功能

在“客服”的指导下,光光登录了家长的手机银行App。骗子通过屏幕共享,实时窥探到光光输入的银行账号、密码等关键信息。接着,骗子诱导光光将家长名下多张银行卡的钱集中到一张卡上。最后一步,当银行发送验证码到手机时,骗子通过屏幕共享瞬间看到验证码,异地登录手机银行,轻松转走了卡内资金

诈骗套路不断升级

精准狙击假期

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反诈中心副中队长刘罡指出,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有专门的分析部门,会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特点调整诈骗套路。暑期学生放假在家,针对游戏装备、账号交易、机票退改签(暑期出行多)、课程退费等类型的诈骗就会显著增多。骗子深谙社会变化,精准狙击学生群体的弱点——独处时间多、社会经验不足

更令人担忧的是,学生们还可能被动卷入涉诈活动。比如在寻找兼职时,可能接触到涉诈人员发布的虚假广告,被要求帮忙发短信、转发内容,甚至提供银行卡,从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动卷入涉诈案件中。

防范电信诈骗

帮助孩子提高警惕

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法,家长该如何为孩子筑起安全防线?朝阳分局反诈中心民警王佳强调了“三不一多”原则,务必告知孩子:

遭遇诈骗:分秒必争,减少损失

一旦发现孩子可能遭遇诈骗,例如手机频繁收到银行验证码、手机疑似被控制等情况,家长需立即行动:

虚拟世界的“大方”与“高价”背后,往往藏着精心设计的骗局。暑期安全不放假,家长需提高警惕,加强对孩子的防骗教育,教会他们识别陷阱,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让孩子们在享受假期乐趣的同时,远离诈骗风险,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暑假。

来源:BRTV新闻

编辑:吴文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