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广州市外贸进出口5062.3亿元,同比增长17.7%,连续12个月实现正增长,其中出口总值大幅增长29.2%。在广州的优势传统产业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增长超24.8%,纺织原料出口额增长达37%。
业内认为,跨境电商也是广州进出口强势表现的一大支撑因素。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广州全市跨境电商出口同比增长超50%,有力带动了全市本土服装纺织等传统产品走向国际。
纺织服装作为传统优势产业和非标行业,有着它迫切需要被解决的“痛点”:中小企业占比高,产业链条长且环节复杂,数字化薄弱导致粗放式管理、高库存风险和资源浪费。如何让制衣工人真正跳出传统生产线?在以数字化工具和产业互联网打通上下游解决信息孤岛难题的基础上,以贴合产业痛点的全链条技术创新持续为非标行业打造标准化解决方案,显得尤其重要。
“卖得好、单价高的,一般工艺也复杂,做起来困难。”在服装行业深耕超过20年的刘宁认为,由于这些产品大多高度依赖工人的手工技艺,传统工艺中多道工序的复杂流程直接影响了生产效率,而其中“人”的技能的不确定性也会带来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其工厂此前都不敢接有复杂工艺要求的“难款”订单。刘宁表示,想要做“大货”并稳定地输出到海外市场,质价比非常关键,本质上还是制衣生产链端提出更高要求,“标准化”变得异常迫切。
如今,这些传统制衣中一直难以主动去解决的问题和痛点,正在拥有一系列全新的解决方案。
7月23日,SHEIN(希音)第二届匠心工具日在广州举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多个服装产业带的近千名供应商负责人与员工在线下、线上踊跃参与。活动现场人气爆棚,这其中不乏有从江苏、湖北、福建等外地专程乘坐飞机前来体验的供应商。60多项针对行业痛点而研发的工具和多项智能设备在现场进行展示,并由供应商亲自上手参与体验互动。同时,3D制版赋能服装智造的新技能培训,提升质量控制水平的工厂尾部标准化方案分享,精益管理在供应链中的系统性实践讲解……此次匠心工具日现场同时还举行了一系列“干货”满满的知识沙龙,着力于多环节全流程质量管控的SHEIN实验室更是通过问答互动与趣味实操等互动环节,让供应商深度了解理化性能检测的必要性与科学性,让供应商伙伴“满载而归”。
SHEIN第二届匠心工具日交流现场。
“四两拨千斤”被具象化,“小工具”助力提效80%
“我们这里既有展示热门工具的‘明星区’,也有陈列最新研发成果的‘新品区’,更有针对特定工艺的鱼骨区、缩褶区、贴车区等专业展区……”展区现场,SHEIN专业工作人员正在为前来体验的供应商介绍着功能区域。
“原来之前我们很害怕的复杂工艺,可以这样子轻松搞掂啊!”来自苏州的两名女性供应商手拿着衣架上挂着的样衣仔细端详并讨论道。她们表示是“第一次前来”,是通过杭州制作礼服的同行极力推荐的。“在礼服、婚纱等高级定制服装领域常见的珠片、珠绣和烫钻面料,制作工艺复杂费事还难,因此尽管单价挺高也受欢迎,但却让我们这种中小型规模的工厂望而却步。”一个上午下来,她们表示收获满满,也对自己挑战更复杂款式的订单有了更坚定的信心。
据了解,有不少供应商是第二次报名前来,希望能获得更多更新的创新工具,更大幅度地提升自家企业的产能与质量,继续提高销量。
“这次我的收获比上一次还多!”作为二次前来的中小企服装供应商,华哥最大的感受是创新工具的更精细化。他以珠绣面料举例说,它的制作过程中面临的核心难题在于——面料表面凸起的珠子容易在缝纫过程中卡住机针,导致频繁断针。
“传统解决方式需要工人先用锤子敲碎或钳子夹破缝纫线路径上的绣珠,不仅效率低下,还存在诸多问题”,华哥在工具日现场互动区拿起两块面料对比着解释说,“手工操作难以把控碎珠的力度、易损伤面料,工序耗时久导致产能受限,对工人手艺要求极高等导致招工难、新人培训成本高。”在华哥看来,如今,有了SHEIN对创新工具的持续研发赋能,在生产中一旦发现工艺痛点,也能主动提出寻求解决方案,掌握主动权。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创新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行业的工艺难题,更直接带动了SHEIN珠绣面料订单量的增长,实现了供应商与品牌的双赢。
“珠绣面料的拼缝平车压脚”与传统手工敲珠对比示意图。
“你看这样,操作人员把控着速度,沿着这条线就能顺滑完成工序。”在集中展示“新品”的平车珍珠钻石织带拉筒的区域,SHEIN工作人员边熟练演示边耐心讲解。他介绍说,针对有珍珠钻石的特殊织带,以前需要在两层裁片中间夹织带来缝制,还要边缝边人工摆放操作织带,织带宽窄不好控制,工序多,耗时长。现在通过平车珍珠钻石织带拉筒,操作更简单,将织带穿入拉筒内,双手掌控裁片就行,不需要手工摆放织带,减少了织带摆放的动作和工序,并提升时效和品质。
自2024年的首届“匠心工具日”以来,该活动正成为SHEIN赋能供应商的重要平台。据最新数据,自2023年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成立以来,SHEIN已累计开发170多项创新工具,并向供应商完成交付近6000件,这些精益工具平均可提升相关工序效率达80%。
供应商在现场互动体验。
通过收集和挖掘供应商在生产中的实际痛点和需求,SHEIN将服装制造中复杂的工艺和流程中的难点进行拆解,并分别给出解决方案,持续推出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的柔性创新工具。
“我们会持续收到许多供应商提出的痛点解决需求,同事们会针对缓急轻重来做一个时间排序列表,一项一项落实研究、分析可行性、落地。”SHEIN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精益运营经理Simon表示,对于供应端的痛点而探索研发的技术工具,也是一个多次修正迭代的过程。“修正迭代的过程中,供应商代表也会通过试用和体验反馈我们真实应用情况,来共同探索更匹配更优质的成品。”
通过这些创新工具的使用,在服装这一消费需求快速变化、制作工艺繁多、原材料层出不穷的非标行业里,SHEIN也让生产工艺复杂的产品交付品质更加标准化,促进柔性按需的精益化升级,进一步推进柔性按需供应链的精益化发展。
创新赋能“数字闭环”,加速推动产业数智升级
今年,第三方电商数据分析平台ECDB最新数据显示,SHEIN超过和,成在线时尚新领军电商。
是什么原因,使得SHEIN成为与Inditex、H&M等国际时尚集团媲美的时尚零售商之一?匠心工具也许只是其中的一个答案。
据了解,通过按需生产的柔性供应链模式创新,SHEIN研发并持续迭代优化数字化技术工具并进行供应商赋能,让供应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获得线上化和数字化升级改造,从而让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在每个环节都进行最大化的精准与智能匹配,从源头上减少了原材料和生产资源浪费,将未销售库存水平降低到不到行业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不仅有效解决了行业长期承受的“高库存积压”风险之痛,还得以保障产品的高性价比、丰富度与时尚性,从而获得全球消费者的青睐。
在本届匠心工具日现场,多款能够显著提升效率与准确率的智能设备也备受供应商关注,这些创新设备支持一键信息同步至电脑或手机应用,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其中几款设备尤为亮眼:“智能E尺”采用手持软尺分段测量技术,可以自动叠加核算数值,解决传统测量误差问题;“智能克重测量仪”突破样品形状限制,支持蓝牙数据传输,实现精准快速测量。
诚然,产业创新不能闭门造车。这些创新成果正是SHEIN通过“技术研发-场景验证-产业应用”闭环模式推动产业升级的生动体现。
资深跨境电商专家林智勇认为,从研发,到应用,再到跨界协作,SHEIN正用技术创新搭建起一道连接产业上下游、近场与远场、传统与未来的桥梁。SHEIN通过深耕产业,以生产环节持续研发的精益工具为杠杆,结合深入至再生原材料、面料的前沿数码印染技术、工厂能效提升、环保包装、绿色物流等上下游各环节的技术创新,以更厚实的技术底座,全链条撬动传统制造的数智化、精益化、绿色化变革,实现供应商与产业“生态共赢”。
林智勇认为,这最终能将中国纺织服装业的“规模优势”转化为“价值优势”,也将大大推动全球时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对供应商而言,这不只是生产力跃升,更是参与全球时尚产业升级的机遇与信心,也让一个个产业带所在的城市和整体产业的发展更有无限前景。
文、图/谭伟婷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