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放大镜 | 中国足球有没有未来?别把屎盆子扣裁判身上!

   2025-07-25 kongyu590
核心提示:休赛期后的中超联赛本周继续进行,最引人关注的京沪大战最终上海申花客场3:1战胜北京国安,暂时登顶积分榜榜首。前国脚中甲赛后

图片

休赛期后的中超联赛本周继续进行,最引人关注的京沪大战最终上海申花客场3:1战胜北京国安,暂时登顶积分榜榜首。

前国脚中甲赛后“开喷”:再有这些裁判出现,中国足球永远上不去!

我们对本轮中超的几个判罚做一下解读,不过在解读中超联赛前,我们先看一下中甲一场比赛的判罚,因为赛后有运动员接受采访时怒喷,如果说中国足球再有这些裁判出现,那么他觉着中国足球永远上不去了。

我想说别把屎盆子扣到裁判员头上,自己踢得一塌糊涂,就这种水平把科里纳请来执法,让你们这批人踢,中国足球也不见得上去。我们就来看一下本场是不是裁判员的误判让其丢了分。

本场有两个争议判罚,一个是被判罚点球,南通支云被扳平,另一个就是第90分钟南通支云进球,裁判判罚进球无效,南通支云错失扳平比分的机会。

图片

第一个点球,争议点就是这个手球该不该吹手球犯规,第二个争议的地方就是裁判员第一时间没有判罚而是和第四官员商量后最终判罚点球,这样的操作是否合理。

进攻队员在罚球区内靠近底线位置准备传中,防守队员侧面倒地抬高腿部意图拦截球,同时倒地后手臂在地面远离身体展开。

球击中防守队员抬起的腿部后,近距离反弹回进攻队员腿部马上又弹向防守队员地面上远离身体的手上。此时由于惯性,防守队员身体向场地外滑出,触球的手臂向身体收以帮助身体摆正坐起的同时,也把球顺势带出场外。

规则关于手球犯规里面,手臂是否处于自然位置,在实战运用中,把支撑身体倒地的手臂,也认定是一种自然位置,因此不犯规。

在这里,防守队员倒地后手臂的位置,不能认定为了支撑倒地的身体。因为手臂支撑倒地的身体,一般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方向朝下,一个是手臂处于身体和地面之间。这里手臂与身体同时在地面上,并且远离身体,因此不能认定为支撑。

因此这里手臂的位置不能认定是自然位置。近距离经过反弹后击中手臂,有时候不犯规,是因为防守队员在做这类动作的时候,本身手臂是符合当下运动规律且对反弹不可预见,所以依然认定手臂处于自然位置,不犯规。

但是这里球虽然在近距离内经过两次反弹后击中手臂,但是纵观防守队员从一开始倒地做出拦截,是有预见性的,不是意外,甚至是对身体的任何部分触球是抱追求态度的,所以这个时候讲手臂远离身体,是冒着犯规的风险的,如果手臂触球应该承担犯规的风险。

因此即使这里球没第一时间击中手臂,而是经过两次反弹后击中远离身体的手臂,也应该是手球犯规。当然最后也同时存在手臂朝球移动,把球带出场地外的情况,规则中关于这一种行为归类为故意手球的一种情况,也就是这个手臂朝球移动应该有故意的意图才是犯规。

在这里我个人认为由于球在近距离经过反弹,且防守队员身体侧面倒地后由于惯性滑向场地外,他手朝身体内收更多是为了使身体转正并快速起身,没有明显的故意性质,因此我个人认为不具备故意手球的意图。但是综合以上,由于有预见性的倒地拦截,使手臂远离身体,不是自然位置,应该承担手球犯规的风险。

图片

在这个案例另一个争议点就是当值裁判员第一时间并没有判罚,从视频中我们看出裁判员第一时间既没判罚角球,也没判罚点球,在队员上来围堵后,过去和第四官员交流后判罚了点球。

前面我们就分析了这个判罚手球犯规我们认为是没有多大争议,问题就是裁判员判罚不够果断,在没有VAR的情况下,第四官员作为临场比赛官员是可以协助裁判员的,但是其所在的位置距离相对较远,在实际实践中协助的基本没有,因为这里协助说服力相对不那么强,但是不代表第四官员不能协助,如果能看的清楚,大胆的协助也能体现第四官员敢于担当的勇气。

图片

本场另一个争议的判罚就是比赛进行到90分钟时,南通支云将球打进,裁判员先是示意进球有效,看到助理举旗后,示意越位,但是我们通过慢镜头发现没有队员越位犯规,那么是不是裁判员判罚错误了呢?

网站视频解说员说的是冲撞守门员,其实也是不正确的,那么这个裁判员到底判的啥呢?第一时间,裁判员判罚进球有效,但是转过身来发现裁判员举旗,裁判员认为助理协助的越位,所以就举手示意越位,但是助理裁判员其实协助的是守门员用手控制球后,进攻队员争抢犯规。

图片

通过慢镜头可以明显看出,守门员在空中往下扑的过程中,球已经在其双手之间,此时就已经视为守门员控制住球,落地的同时,进攻队员去踢,应该判罚其争抢犯规,助理协助正确,判罚没多大问题。

以上本场的两个争议判罚,我们认为没有多大问题,所以自己球队丢分先从自身找问题,别拉不出屎来就怪地球没有引力。

不过,我还是想说一下本场裁判员控制比赛的能力还需要加强,本场中面对一些争议判罚,多次被球员围堵,场面很是被动,中国足协早已下发通知执行25-26版本《足球竞赛规则》,其中明确自7月1日后执行,包括执行“队长专区”原则,既然规则赋予裁判员这样的权利,裁判员应该在面对对方对人围堵质疑时,应果断使用“队长专区”原则,这样就不会出现场上被围堵等如此被动的局面。

京沪大战金哨执法,本场的争议判罚基本没有,金哨的比赛掌控能力很强,不过的进球总感觉有点瑕疵。我们来看一下吴曦进球的全过程。

图片

上海申花开出后场直接任意球,吴曦接到队员的挑传破门得分,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问题,问题是后场的这个直接任意球是这么来的,发球位置是否正确?

图片

上海申花队员在自己的罚球区内大脚解围时,上去铲球,马宁第一时间没判罚,但是之后又吹回来张玉宁的犯规。这个没啥问题,但是问题是张玉宁犯规的地点位于上海申花罚球区内,理论上任意球的位置应该在犯规的地点发出,当然在现实比赛中,尤其是后场的任意球,基本发球队员都会往前挪,只要不是很过分,裁判员一般都不会予以理会,但是这个的确离犯规地点比较远,所以说看起来这个进球不那么“完美”,有点瑕疵。

图片

后台有网友探讨,天津津门虎和成都蓉城的比赛,罚点球时助理裁判员的站位是否合适?

图片

由于没有全景镜头,但是通过这个镜头也知道助理裁判员没有站在罚球区和球门线交界的地方,这个其实我们之前就有详细解读过,感兴趣的网友可以阅读这篇文章:

再次说明一下,以上所有解读都是个人观点,解读都是基于个人对足球规则的理解,不代表一定正确,甚至一些就是错误的,请以足协评议为准。请大家理性讨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