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选秀大会上,波特兰开拓者队以首轮第16顺位出人意料地选中了杨瀚森,这一结果令众多篮球圈人士大吃一惊,尤其是先前对该选择持疑虑态度的评论员杨毅,此时无疑遭到了当头一棒。杨瀚森的团队在选秀前已宣布会参加开拓者的试训,几乎所有的媒体和球迷因此反应积极,纷纷认为这是一段良好的开端。然而,杨毅却持反对态度,他认为杨瀚森应向其他更有可能选中他的球队试训,以节省体力和时间。而如今,开拓者的决定不仅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更让杨瀚森自己感到十分惊喜。
杨毅的看法之所以招致广泛的批评,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对一个刚刚进入NBA的新秀而言,能够获得试训的机会本就相当难得,现在反而要求选择球队,无疑显得有些傲慢自负,甚至是自我膨胀。即便是被广泛看好的状元热门弗拉格,也并不敢如此挑剔。试训不仅仅是球队监测球员技能的时机,同时也是新秀们了解不同球队氛围及文化的宝贵机会,具备极其重要的意义。毕竟,不论球员从何处而来,踏入一个新的联赛都是全新的旅程,尽可能多地了解各支球队的情况至关重要。即使实力雄厚的弗拉格,也在不断前往各队的试训中奔波。杨毅的看法,不去开拓者试训,显然缺乏深思熟虑的全局观。
其次,杨瀚森的经纪公司是业界知名的富保罗,其旗下代理了詹姆斯、戴维斯等超级球星。富保罗团队的专业水准毋庸置疑,他们运作的球员更是人才济济。在这种情况下,杨毅对富保罗团队的战略提出质疑,让人难以理解。有球迷指出,杨毅或许因身为经纪人的身份而习惯性地对球员发展进行指点,但这并不能成为他批评其它经纪团队的合理理由。再者,杨瀚森并非杨毅旗下的球员,作为“同行”在外界对其他经纪人的工作进行点评,不仅显得多余,还流露出一丝嫉妒的情绪。
更引人关注的是,开拓者的选拔仿佛是在用行动挑战杨毅的专业判断,他们最终以第16顺位选择了杨瀚森,这一事件可谓是篮球圈里的“逆转剧”。这次选择再次验证了“说话要留有余地”这一真理。杨毅的误判不仅暴露出他对球员发展路径和球队决策运作的理解欠缺,更让人感受到他在职业道德方面的不够严谨。开拓者的这一决定,则成为了此事件中最具戏剧性和讽刺意味的情节,仿佛在提醒所有人:选手选择的不可预见性总是充满惊喜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