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黄婉银 每经编辑:魏文艺
在美国政府早前针对留美海外学生(包括哈佛大学国际学生)的政策引发国际教育震荡的背景下,多所高校迅速行动,成为受影响国际学生的重要 “接棒者”,“留学”品牌效应持续凸显。
7月3日,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港科大”)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了关于其国际生转学申请的最新数据。目前,港科大已收到超过200份转校咨询,已发出16份录取通知书,其中包括7名持哈佛大学录取通知书或已在哈佛大学就读的学生。
另外,每经记者近期采访了解到,大学、中文大学、城市大学、理工大学、浸会大学和岭南大学等多所高校均为国际生开启“专门通道”,且已陆续收到不少咨询和申请。
此次高校行动的背后,是全力推进国际教育枢纽的长期布局。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中专门提到,将在全球推广“留学”品牌,通过设立奖学金等方式吸引更多国际学生,尤其是东盟及其他“”共建国家的学生来港升学。
也因此,近年来,多所高校凭借QS排名提升、差异化海外招生策略、宿舍扩建等优势,强化“留学”的吸引力,展现出应对全球学术变局的主动性。
大学校园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黄婉银 摄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期,美国哈佛大学与白宫的谈判陷入僵局,这不仅影响着哈佛大学的财政状况,还扰乱了其针对外国学生的招生计划。
自今年5月底以来,多所高校陆续宣布愿意接收哈佛大学或其他大学的国际学生,为受影响的国际学生开启快速入学审核通道。6月初,港科大首席副校长郭毅可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就表示,港科大是最早提出对哈佛国际生进行帮助和支持的高校。
“目前获得录取通知学生的研究领域涵盖科技、人文学科与跨学科领域。现已有6人获录取,分别来自巴基斯坦、格鲁吉亚、印度等国家,以及。”7月3日,港科大方面告诉每经记者,校方近期还接到了美国常春藤联盟成员高校的函件,对方对美国尚不明朗的留学生入境政策表示关切,并恳请港科大为未能如期赴美的留学生提供短期就读机会,港科大已积极回应此倡议。
理工大学教务长沈德祥在接受每经记者书面采访时透露,学校成立了专责招生团队,为潜在转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并为符合资格者提供奖学金。为确保转学流程顺利,理工大学将优先处理相关申请,并加快审批程序。
沈德祥补充道,截至目前,理工大学已接获逾百宗转校咨询。经仔细评估后,已向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发出直接录取通知书。
中文大学方面则向记者表示,面对国际局势急剧变化,学校将为受影响的国际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支持。“除既定程序,学校亦会灵活应变,迅速推出适切措施,协助不同背景的学生顺利过渡与适应。”
而岭南大学已于5月下旬推出“转学生专属申请通道”。岭南大学方面向记者指出,无论学生来自海外高校或高校,均可通过该系统递交申请。此外,岭南大学还采用滚动式审核机制,确保申请者能及时获得录取结果,为学生实现学业的无缝衔接。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近期对外透露,截至6月底,八所公立大学共收到约850宗“与海外高等教育政策突变相关”的转校咨询和300份转学申请,并向36人发出了录取通知书。
在不久前公布的2026QS世界大学排名中,有5所高校跻身世界百强。其中,大学排名全球第十一位,再创新高,在中国高校中排名第一。中文大学、科技大学、理工大学的排名均有上升;城市大学在“每位教师的论文引用量”指标中排名亚洲第一、全球第二,仅次于哈佛大学,创下高校的新纪录。
来源:QS中国官网
为进一步加强引进全球顶尖学生的吸引力,岭南大学全面提升校园设施,并鼓励学生投入AI、新能源、新材料、新人文,以及人道科技等前沿技术领域的研究,第一期超算中心“岭南HPC NexT”已于今年年初落成并正式启用。
岭南大学方面向记者表示,住宿配套是非本地学生来港升学的基本需求,也是大学其中一个吸纳人才的关键因素,将助力打造“留学”品牌,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教育枢纽,进一步吸引更多、“”共建国家及其他海外顶尖学生赴港升学。目前,香港岭南大学拥有10座学生宿舍,合共提供2600个宿舍位。
沈德祥也补充道,理工大学也为非本科生入学首年提供住宿。理工大学的学生宿舍位于红磡及何文田,共提供逾4600个宿舍位。“学校配合特区政府推动‘留学’品牌的策略,将持续关注全球教育趋势,制定灵活的招生政策,吸引全球优秀学生来港升学和发展,进一步促进校园多元文化及学术交流,巩固作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的地位。”
(李旭馗对本文亦有贡献)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