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公安提醒您:“刷脸” 虽便捷,安全莫大意

   2025-08-05 kongyu530
核心提示:在“刷脸”解锁手机、“刷脸”登录、“刷脸”支付.....人脸信息已成为开启个人数字生活的“关键钥匙”。然而,当我们尽情享受 “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hh4.keshunxy.com/file/upload/202508/05/093143211.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hh4.keshunxy.com/file/upload/202508/05/093143551.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在“刷脸”解锁手机、“刷脸”登录、“刷脸”支付.....人脸信息已成为开启个人数字生活的“关键钥匙”。然而,当我们尽情享受 “刷脸” 带来的便利时,一些潜藏的安全风险也悄然浮现,需引起大家的高度警觉 。

便捷背后的“暗流”

01

数据采集失范:

从“必要采集”到“无感收割”

强制认证:个别应用将人脸识别作为唯一验证方式。

过度收集:不法开发商通过“无感抓拍”采集消费者面部数据,用于精准营销甚至“大数据杀熟”。

02

存储传输漏洞:

从“数据宝藏”到“泄密缺口”

高精度图像风险:一张高清人脸照片可提取虹膜、唇纹等生物特征,若与身份信息关联,可还原个人行为轨迹。

系统防御薄弱:犯罪团伙利用大模型生成活体视频,突破多平台人脸认证系统。

03

非法使用产业化:

从“身份冒用”到“黑产工具”

金融诈骗升级:不法分子通过窃取人脸信息,实施“被贷款”“刷脸支付盗刷”等犯罪。

涉黑涉恶渗透:人脸信息被用于洗钱、涉黑活动,用户无辜卷入犯罪链条,个人财产与公共安全遭受双重威胁。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hh4.keshunxy.com/file/upload/202508/05/093143901.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网警提示

法治护航,筑牢制度堤坝

我国陆续颁布了《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网络数据安全和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筑牢制度根基。《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更是进一步明确应用边界、细化使用规则,为个人信息处理划出清晰红线,增强了法律的可操作性与执行力,让新技术在规范的轨道上安全前行 。

技术升级,打造安全盾牌

相关企业要行动起来,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定期给人脸识别系统做 “安全体检”。利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阻挡网络攻击。数据采集坚持最小必要原则,只取所需,避免过度采集。同时,采用先进加密算法存储人脸数据,及时清理无用数据,给数据安全加上层层 “保险锁” 。

自我防范,握紧安全 “方向盘”

作为个人,我们要提升安全意识,秉持 “非必要不提供” 的原则。每次授权刷脸前,都要像谨慎的侦探,仔细确认用途、范围和信息保护措施。只在正规网络平台和软件上进行人脸验证,减少信息泄露风险。一旦发现人脸信息被非法使用,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hh4.keshunxy.com/file/upload/202508/05/093143221.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