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保,比赚钱更重要的是合规

   2025-07-29 kongyu990
核心提示:整改承诺在反复违规中沦为空谈。翻开太保系2025年的违规账本,更多信息浮出水面,太平洋产险、太平洋寿险的各地分公司领取多张罚

整改承诺在反复违规中沦为空谈。翻开太保系2025年的违规账本,更多信息浮出水面,太平洋产险、太平洋寿险的各地分公司领取多张罚单,这背后,是一套令人困惑的“违规-罚款-整改-再违规”闭环。


回溯处罚记录,太保系的违规手法堪称“套路化”。


例如太平洋产险,2025年2月,海南分公司因“财务数据不真实”被罚48万元;3月,安徽分公司因“虚列费用、虚挂中介渠道”等行为被罚79万元;5月,长春中心支公司在农险业务中“玩得更大”,不仅虚列费用、理赔资料和理赔数据不真实,还跨省经营商业性农险业务,最终领罚93万元。这些罚单的共性,都指向“造假”。


同样,太平洋寿险分支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也频频出现。2025年1月,上海分公司因“虚构经济事项套取费用”被罚款19万元;广西分公司因“跨区域经营保险业务、对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被罚款28万元;5月,江西分公司因“未如实记录保险业务事项;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被罚款43万元。


梳理罚单细节可见,太保系保险分支机构的违规行为集中在三大问题:一是虚列费用,用“灵活定价”的幌子规避监管;二是数据造假,从理赔资料到理赔数据;三是利益输送,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形成恶性竞争。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时任太平洋产险浙江分公司副总经理叶某蓁的“处罚履历”——五年内四次被处罚。


具体来看:2017年12月,因“下调38笔未决赔案的交通事故责任比例,造成当月未决赔案估损金额减少572.99万元”,叶某蓁作为车险理赔未决赔案管控责任人,对上述违法行为负有直接责任,在2020年8月被“警告并罚款10万元”。


2021年4月,因“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太平洋产险浙江分公司被罚款50万元,叶某蓁再次被“警告并罚款10万元”。


谁曾想,2024年7月,因“编制或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条款费率”,太平洋产险浙江分公司被罚款85万元,叶某蓁又一次被“警告并罚款10万元”。


2025年6月,叶某蓁又因“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其他利益;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被“警告并罚款16万元”。


一个分公司副总,频繁造假被罚还能稳坐关键岗位,中国太保的合规管理、问责机制哪里去了?


叶某蓁现在是否还在职?所谓的内部问责是否只是走过场?带着诸多疑问,7月17日,源媒汇致函中国太保,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