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或许又将迎来一场励志剧本。
中专毕业后成为水利员的李奇斌,在52岁成功打造年营收超100亿的商业帝国——卡游,在他53岁之际或将带领卡游完成IPO。
卡通图案的漂亮小卡片,很难想象和百亿营收挂上关系,但这就是事实。“奥特曼、小马宝莉”成为了年轻人群的社交工具,这个巨型蛋糕越堆越大,李奇斌蹚出了这条生意,也把“盲盒”属性发挥极致,产品中的集换式卡牌相比2023年增加超过60亿,直至82亿元。
盲盒抽卡生意很赚钱,卡游公司也凭借高达67.3%的毛利,成为泛娱乐产业中不输的存在。千亿姐发现,卡游生意净利润和净利润率还远超泡泡玛特,2024年泡泡玛特净利润34.03亿元(营收130.37亿元),而根据卡游的招股书显示其经调整净利润为44.66亿元(营收100.56亿元)。可见卡游比泡泡玛特更赚钱,如果按照泡泡玛特100倍的市盈率估算,卡游也是一家市值超千亿的上市公司。
正是这家满足年轻人情绪的“谷子”玩具,近期二次递表港交所,“潮人社交货币”的故事或将挺进资本市场。
PART 01
超44%的净利率,近67%的毛利率,超级好生意
这里首先要给千亿姐同龄人科普一下何为卡牌,毕竟卡游的目标客户大部分为喜欢奥特曼、小马宝莉等年轻人群。
集换式卡牌,是指具有特定主题的实体卡,可供消费者收藏、交换或畅玩。这也是卡游公司的主营业务,2022-2024年,公司分別推出168个、167个及210个集換式卡牌系列,由70个IP组成IP矩阵。而盲卡,则具备和盲盒相似的性质,需要通过不断“抽”才能得到自己心仪的卡片,抽到稀有卡的概率更是极低。
近年来,盲卡凭借独特的形式及社交属性,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热潮。
奥特曼、小马宝莉、叶罗丽、蛋仔派对等孩子们喜爱的卡通形象出世,无数年轻人为了追求稀有卡牌而进行高价消费,也因此成就了这类企业的资本道路。
在人人吵吵着消费下行的今天,卡游的财务数据堪称消费市场的奇迹。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24年卡游的玩具业务收入达到95亿元,其营收同比暴涨294%。其中集换式卡牌占收入的81.5%。
售价从几块到上百不等价位的纸质玩具,卡游的盈利能力才是最可怕的。数据显示,卡游毛利率已从2023年的65.8%,提升到2024年的67.3%,超过泡泡玛特66.8%的毛利率。如果按平均每包卡牌售价1.9元来计算,单包毛利高达1.27元,总成本仅0.63元,扣除留给经销商的利润空间,还能有这么高的毛利率,典型低投入高回报的生意。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数据,卡游玩具的经营收入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实现了从41亿元到95亿元的飞速增长。
也不难预判,均价1.9元的卡牌、均价4.5元的人偶、均价6.9元的玩具,与泡泡玛特动辄单价几十块的盲盒相比,卡游的定价策略似乎更能俘获更多年轻人的心。
对于24岁从浙江衢州市杨林镇辞掉水利员一职的李奇斌来说,命运的齿轮开始悄然转动,或许当年的李先生怎么也不会想到30年后自己的身价,会以“亿”计算。
作为公司掌舵人,李奇斌在2024年也收获颇丰,从招股书可以发现,除了薪金的提升之外,其以权益结算的股份付款达17.95亿元。去年一整年,52岁的李先生获得了超过18亿的个人回报。
PART 02
人民日报一篇快评:
行业要有底线
2025年6月20日,《人民日报》19版刊登题为《盲卡盲盒哪能“无拘无束”》,文中提到:
“盲卡设计堪称精准捕捉未成年人心理弱点的‘商业陷阱’。”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副院长张永红分析,“它利用心理学中的‘斯金纳箱’原理,通过随机奖励制造期待感。比如抽卡时‘下一次可能中奖’的错觉,会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让孩子不断重复购买行为。”这些精心设计的“商业陷阱”,正在线上和线下的消费场景中不断蔓延。
千亿姐认为,官媒文章为盲卡盲盒的边界底线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也为保护青少年成长提出了行业力所能及的方向。
特别像即将冲击资本市场的卡游,尽管卡游也会通过抽卡模式吸引大量年轻人,但这种模式难免被外界曲解,认为此类商业模式是利用未知惊喜的心理来吸引消费者,导致年轻人在选择购买盲卡时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冲动消费行为。
《人民日报》评论文幸好在卡游尚未上市时发表,如若在上市后发表该文,试问投资人能想象市场的恐慌情绪吗?
千亿姐给卡游提两个建议,任选其一可彻底解决《人民日报》提到的盲卡商业陷阱风险:
1、消费者严格控制年龄线,18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得购买,违规购买可随时退卡,并取消涉事代理门店资格;
2、不再涉“盲”,全部明牌销售,让未成年像爱好集邮一样收集自己喜爱的卡通人物卡片,喜欢哪张买哪张,亦可存推动非交易式“集换卡”的社交功能。
卡游的初衷应该是为年轻人提供一个情绪工具,能让消费者在精美的卡片中寻求精神寄托或放松自我,同时具备一定收集收藏把玩功能。但如今却出现了低龄人群二次交易的市场,这也是卡游本身所不希望出现的局面。
那些稀有卡、隐藏款爆出率极低,例如小马宝莉“辉月包”稀有卡,每盒随机配置0—1张,有媒体报道有的人甚至愿意出16万天价去买。试问这种畸形的二级市场,谁能容忍?
卡游作为企业方,参与管理责无旁贷。
不少媒体报道,“盲卡”这种未知性与卡牌之间的社交交换,已成为小朋友们间交流的一种“硬通货”。甚至是谁能拿出一张稀有卡,就能在班里建立起“权力”,赢得同学的目光和尊重。
这是一种看不见的竞争,更是一种畸形的竞争。
成年人理智尚存,但面对的还是几岁到十几岁的孩子,他们何以抵抗这种触手可及的诱惑?
根据机构调研数据显示,奥特曼消费者90%为小学男生,小马宝莉则覆盖小学女生群体。前不久,央视曾曝光有家长为孩子集卡花费200万元,更有不少孩子瞒着家长沉迷于抽卡牌,黑猫投诉平台相关纠纷达6万余起。
收集收藏没错,为了冲级别,抽隐藏款,这就需要企业进一步提升产品市场策略,不能让缺乏自律的孩子钻了空子。
尽管卡游也列举了未成年人消费的限制,但仅靠“引导消费行为习惯”或许远远不够,卡游需要公开消费人群的具体数据,以此帮助相关部门和公众更明确参与各环节的管理。
如今,专家也在呼吁建议完善立法,实行严格身份核验,加强联合执法,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家长若发现孩子大额消费,应提供证据,积极维权。
PART 03
这几年,卡游的路才开始
根据招股书数据可以看出,2023年,卡游的收入与利润均出现同比下滑,营收由2022年的41亿減少至2023年的24亿,利润也由68.8%減少至65.8%。到了2024年,公司一把拉起,但背后的风险依然需要重视。
经营上,卡游重度依赖IP授权,导致了卡游在市场竞争及产品更新迭代上的瓶颈。
目前卡游的70个IP中,69个为外部授权,自有IP为2023年推出“卡游三国”,截至2024年底,该IP商品交易总额为2.935亿元,远低于外部授权IP销售收入。对于收入高度集中的头部IP,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按收入贡献计算,各年度来自五大IP主题产品收入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98.4%、89.9%及86.1%。

2025年卡游将有38个IP协议到期,甚至核心IP奥特曼将于2029年到期。版权方是否续签的风险无从而知,但对后续要资本化的卡游而言,可持续性难免令人担忧。
与此同时,数据表明2024年集换式卡牌占卡游总收入的81.5%,单一业务占比过高的问题,促使卡游公司开始尝试拓展其他玩具品类,以降低潜在风险。整体来看,虽然卡游仍占据市场的重要份额,但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和商品更新换代的压力,企业亟需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PART 04
清晰的商业伦理边界
回到卡游此次IPO。
泡泡玛特的爆火,布鲁可的330多亿市值(2025年6月26日数据),52TOYS母公司乐自天成香港交表,这波机会谁都不想错过。只是在此之前,我们先要检查一下商业伦理的边界是否清晰。

2021年,红杉与腾讯以1.35亿美元注资时签署对赌协议:若2026年前未上市,卡游需以年化8%利息回购股份。而2024年公司负债高达97.23亿元,年末现金仅48.78亿元,一旦触发回购,其现金流将面临巨大压力。
但即便如此,企业利润也万万不能建立在学生党“停不下来的氪金”之上。
社会责任远高于经济发展,商业伦理远超商业利益,特别是对未成年人在消费过程中的保护,在盲卡市场中,他们的消费行为往往受到物质与心理的双重影响。
千亿姐觉得,卡游完全可以同时做到提升营收和保护孩子。同时,一年44亿的净利润,能为社会做很多很多有价值的事。
▲文内有任何误刊、误读,请及时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