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hh4.keshunxy.com/file/upload/202508/18/105059701.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下雨天出门全是泥,现在修得平平整整,接送孩子、出门买菜都方便多了!”淳化县城关街道董桥村的王大爷站在新修的水泥路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仅仅是淳化县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淳化县人大始终将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小切口”推动“大民生”,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票决制”
近年来,该县制定了《淳化县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办法》、《淳化县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办法》,并在全县8个镇(街道)稳步推开票决制工作。各镇(街道)积极响应,广泛动员代表和群众参与项目征集。去年,县级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和街道办民生实事项目会商制全面推开,标志着县人大在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决策民主化方面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形成了县、镇两级联动的工作格局。
自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开展以来,全县人大代表票决确定民生实事项目195个,投入资金24亿元。项目涵盖美丽乡村、交通出行、民生保障、产业园灌溉饮水、文化体育建设等多个领域,全面覆盖了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完善项目,群众生活“便捷化”
民生实事项目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选准选好项目是关键。淳化县创新选题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征集民意,确保项目贴近民心、顺应民意。
在石桥镇,今年完成的5个既定项目各具特色。引安村人居环境整治改造项目、寺村人居环境提升改造项目改善了村庄面貌,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沿村2025年以工代赈示范项目、石桥村路灯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让村民生活更加便捷,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城关街道今年即将完成的6个项目也亮点纷呈。枣坪村荞麦花海旅游观光项目打造了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城关街道办事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淳化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使群众生活更快捷安全;辛店村以工代赈项目、安南村和董桥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成效显著,民生福祉“再提升”
在县人大的有力监督和推动下,一批批民生实事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在教育领域,改扩建了一批中小学和幼儿园,有效缓解了“入学难”问题。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医疗领域,县中医院新院区建成投入使用,引进了先进的医疗设备,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此外,还开展了免费体检等活动,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了农村公路修缮,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推进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让农村群众喝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同时,加强了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打造了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让农村环境更加整洁、宜居。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淳化县人大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不断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办实办好,让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